【县情概况】来凤县地处湖北省西南端,地跨东径109001'00''~109025'45'',北纬29006'15''~29041'05''。东南接湖南省龙山县、西南邻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湖北省宣恩县相交,西北与湖北省咸丰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市)”和“湖北西大门”之称。来凤历来是三省(市)边区交通要冲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史称“川湖肘腋,滇黔咽喉”,享有“小南京”美誉。县城所在地翔凤镇,东距武汉公路650千米,北距恩施公路134千米,南至张家界 190千米,西至黔江 100千米。县境东西距长42.5千米,南北距长61.3千米,国土总面积1344.4836平方千米。
来凤县周为巴子国五溪地。春秋战国属楚巫郡地。秦隶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属吴荆州武陵郡。西晋属荆州武陵郡。南北朝时宋建平郡,齐、梁建宜都郡,周为乌飞县地。隋隶于清江郡。唐隶于施州。五代属羁縻感化州。宋为富州,后为柔远州,仁宗时,置散毛司,以覃野毛为散毛宣抚使司。元初为柔远州,后废州为散毛洞。至元三十一年,升为散毛府,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元末,明玉珍据蜀时,改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使司都元帅。明初,复废司为师壁峒。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边宣慰司,割其半为大田所,属四川重庆卫。洪武二十三年废为散毛宣抚司,属湖广都司施州卫。永乐二年五月置散毛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永乐四年三月,升宣抚司。清顺治初仍为散毛宣抚司,属施州卫。雍正六年裁施州卫,属归州恩施县。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散毛等七土司。乾隆元年(1736)建立来凤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1911年(辛亥)九月初七,施南反正,来凤独立自治。1914年,废府存县,来凤直隶于省。1915年,属荆南道。1926年改属施鹤道。1927年废道复隶省。1928年,属鄂西行政区,来凤为特别小县。1932年,改鄂西行政区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仍辖施鹤道旧属各县。1934年,列来凤为三等县。1936年,改第十行政督察区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辖原领各县。1945年,推行地方自治,定来凤为三等县,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10月,隶属未有变动。1949年11月9日,来凤解放,隶湖北省恩施专区。1979年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来凤县建制,设立来凤土家族自治县,隶恩施地区。1983年12月1日,撤销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恢复来凤县建制,隶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后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县设4乡4镇,11个社区居委会,185个行政村,1816个村民小组,75个居民小组。
【县名由来】据1990年10月第1版《来凤县志·概述》记载:“来凤县以翔凤山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那么,究竟是什么传说?根据笔者考证,传说有二:一是《来凤县志·卷之三十二杂缀志·祥眚》(同治版)记载:“雍正年,凤鸣于半边城。半边城在城东半里,即翔凤山也。土司时,相传有凤集于此,邑后因之得名。”二是清乾隆元年(1736),正值乾隆皇帝登基之日,在散毛司辖地半边城(翔凤山)上出现“凤凰翔集,声鸣九天”现象,时奉湖南永顺宣慰司经历、檄委协理恩施县事的于执中正在这里,当时他奉命弹压散毛各司,改设各县,即改土归流(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他当即上书乾隆,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以为新君登基,有凤来仪,表明皇恩浩荡,化及“蛮夷”,于是御赐当时散毛、大旺、东流、腊壁、卯洞、漫水、百户七土司所居住之地为“来凤”。上述两种说法应该只是浪漫主义的“美丽的传说”,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附会之说。理由是,第一,两种说法在时间上不一致,前一说法的时间为“雍正年(土司时),后一说法的时间为“乾隆元年(1736)”;如果是发生在雍正年的事情,乾隆丙子年(1756年)编修的《来凤县志》(乾隆版)应该有所记载,但是在《来凤县志》(乾隆版)中一字未提;因此可以断定《来凤县志》(同治版)关于有相关记载,记载的只是传说,而不是史实。第二,所谓传说,它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它是辗转述说,也可说是流传,不能够确定;它是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事的叙述;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纪录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此即为传说的由来。因此传说通常不可靠。第三,凤凰为传说中神鸟,既然为神鸟,那么,在现实中肯定是难觅其踪、难见其形、难闻其声的,因此,“凤凰翔集,声鸣九天”,或者是地方官员为讨好皇帝而上报的所谓祥瑞,或者是将半边城(翔凤山)上栖息于枫香树上的白鹭、青装鸟(又名苍鹭)的鸣叫之声,误为“凤凰”之声而误报。笔者认为,来凤县县名的由来,应该与翔凤山有关,正因为翔凤山的“山形耸拔如凤舒翼”(《来凤县志》[同治版]),故此山得名为“翔凤”;正因为翔凤山位于当时大集市的附近,故乾隆元年(1736)在原散毛等七土司统治的区域设立县治时,将此区域命名为来凤县(是否以翔凤山为据,而又升华寄托为“有凤来仪”的吉祥?),也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第四,来凤县县名的由来,虽然一时难以查清史源,虽然源于说法不一的传说,但是她攀龙附凤(笔者用其褒义,至少在此为中性),得以用传说中神鸟“凤”来命名,也可以说是幸事一件,因为历朝历代人们都用“凤”来象征祥瑞、吉祥。特别是在举国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在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美誉度方面,“传说”给来凤以及来凤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推介,为宣传、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从业者们,留下了更多更广的创意空间和发挥想像、编创“传说”的用武之地。
【乡镇名由来】
1、翔凤镇——地处酉水河和老虎洞河(又名蓝河)的交汇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名城关镇,1981年9月,以其地处翔凤山,故更名为“翔凤镇”。 乾隆元年(1736)设立来凤县时,县城即设与此。翔凤镇东与湖南省龙山县隔酉水河相望,南与绿水镇交界,西与三胡乡、旧司乡毗邻,北与宣恩县李家河乡接壤。地处东经109°18′~109°27′,北纬29°25′~29°36′。209国道、248省道(原来智路)、来咸路交汇于镇中心穿城而过,是鄂湘渝三省(市)边区交通枢纽。
2、绿水镇——位于来凤县中部稍偏东南,地处东经109°23′~109°25′,北纬29°31′~29°32′之间。东与湖南龙山县白羊乡隔水相依,南与龙山县湾塘乡和来凤县漫水乡相连,西与百福司镇和大河镇交界,北与旧司乡和翔凤镇接壤。酉水河擦境而过,老峡河横穿全境。境内风景秀丽,水绿山青,以此得名。绿水地势由东北至西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高山,东北和东南方地势平坦。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5公里,来智公路(后改为248省道)穿越境内。
3、漫水乡——位于县城西南37公里处,坐落在酉水河中游北岸,是县城至百福司镇的必经之地。在漫水新集镇搬迁之前,漫水有老街、新街两条。老街紧靠河岸,街道不宽,泥石路面,仅有一些民房在此。新街在老街背后的山上,长200米,宽15米,泥石路面。因为老街紧靠河岸,每当洪水季节,酉水河上涨,洪水漫进街来,“漫水”由此得名。至清乾隆元年(1736)“改土归流”前,此地设漫水宣抚司,土官为向姓,与百户长官司、卯洞安抚使司土官同宗。漫水乡东南与湖南省龙山县毗邻,西北与百福司镇、绿水镇接壤。东西最宽15公里,南北最长约15公里,全乡国土面积约136.75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3公里,248省道(来智路)和酉水河穿乡而过。
4、百福司镇——百福司镇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之地,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地跨东经109°07′~109°16′,北纬29°07′~29°08′。南北长20千米,东西宽约15千米,国土面积184.13平方千米,距县城39公里。唐宋以后,封建王朝在土家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至清乾隆元年(1736)“改土归流”前,来凤境内有散毛、大旺、腊壁、东流、卯洞、漫水、百户七个土司,百福司原来设有“百户长官司”(土官为向姓),故名“百户司”,因为“户”与“福”音近,且“福”有示吉祥之意,后来就把“百户司”改称为百福司。
5、旧司乡——旧司乡地处东经109°09′~109°21′,北纬29°26′~29°33′,全乡国土面积200.74平方公里,距县城16.5公里处。在清朝土司制度时,旧司属于大旺安抚司,官衙设在此地,后来官衙迁至西南3.5公里处的新街,把原来设衙之地称为“旧司”,意思为“土司的旧地”,“旧司”由此而得名。境内群山起伏,沟壑切割,老峡河、新峡河之滨平坝错落,田园纵横,地理格局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
6、大河镇——位于县城西南,大河坝是大河镇驻地和集镇所在地,老峡河绕集镇西由北向南流过,因为地濒来凤县五大河流之一的老峡河,且东西两岸地势平坦,故名大河坝。大河镇也因此而得名。大河镇地跨东经109°1'~109°3',北纬29°16'~29°32'。西南同重庆市酉阳县接壤,西北同咸丰县甲马池、丁寨毗邻,东北和东南分别和革勒车、旧司、绿水、百福司4个乡镇交界。镇政府所在地大河坝东距县城35公里(新线里程),南到酉阳县城112公里。全镇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30公里,国土总面积为324.45平方公里(统计局最新数字),约占全县面积24.13%,来酉交通新主线讨(火车)陈(木园)公路从东南部经集镇穿过,境内里程28公里,是鄂西进入渝东主要交通动脉之一。
7、三胡乡——解放初期,三胡由三堡岭和胡家沟合并而成,故起名叫三胡,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三胡乡位于来凤县西北部,东与翔凤镇香花村、宣恩县李家河乡建筑坪村、茅坡村交界,南与翔凤镇青山村、中华山林场、旧司乡新田沟、大岩板村相连,西与革勒车乡大地垄村、豹子沟村、鼓架山村、土家寨村接壤,北与咸丰县忠堡镇幸福村、大捷村毗邻。地跨东径109°22′~109°31′,北纬29°29′~29°41′。南北长19千米,东西宽11千米,地形呈南北狭长,近似梭子形状。国土总面积127.6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218个村(居)民小组。乡政府在胡家沟集镇,东距来凤县城13千米,北距咸丰县城30千米,“248”省道横贯腹地,讨橙路(讨火车至橙木园)、胡革路(三胡至革勒车)境内纵横,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部通公路。全乡境内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64.1%。三胡乡属低山、二高山地区,乡域内地势呈北高南低,境内群山起伏,溪沟纵横,境内河流主要为老虎洞水系。最高处海拔1254.5米,最低处海拔495.2米,平均海拔670米。
8、革勒车乡——位于县城西北,与县城相距15.5公里。革勒车河绕集镇由北向南而过,穿行10余里注入新峡河。集镇北另外有一条季节小溪由集镇西面流过,汇入革勒车河,使整个集镇形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之势。革勒车为土家语,是“可怕的水”的意思。这里有几条小河汇集,当山洪暴发之时间,水激流高,十分险恶,故名。革勒车乡东与三胡乡交界,南与旧司乡相连,西与大河镇接壤,北与咸丰县毗邻。地跨东径109°09′~109°18′,北纬29°29′~29°38′。南北长15千米,东西宽14.5千米,总面积125.3平方千米,全乡耕地面积20426亩,其中水田12377亩,旱地8049亩。全乡辖17个村和1个社区,居住着土家、苗、回、彝、壮、布衣、满、瑶、黎、畲、水、京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77.03%。境内地势呈北高南低,群山起伏,溪沟纵横,主要有高山申溪河水系和革勒车河水系。最高处海拔1379.4米(天上坪主峰),最低处海拔499米(革勒车集镇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5.1℃,7月平均气温26.6℃,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初夏雨水集中,湿度大,春秋时有干旱发生,二高山地带冬季有冰冻发生,全年无霜期280天左右。丘陵低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山地气候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二高山地带气候温和,春迟秋早,属中亚热带向类似南温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的过渡带。(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