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来凤人大网发的《来凤县名和乡镇名由来》文,受到一些读者朋友关注,而且有的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因此,笔者补记如下,以完善有关内容。
1、接龙桥——接龙桥位于县城西南,横跨老虎洞河上,是县内最大的清代石拱桥。老虎洞河从县城西北方向流经此地,汇入酉水河,将三官坪与土堡分割于两岸。当山洪爆发时,舟船难渡,交通受阻。河西山堡头为中华山的余脉,一直延伸至河岸,河中自生一个石堡突出水面,嘉庆十三年(1808),人们利用这自然生成的桥墩,用青石修建起一座双拱石桥,取名为霁虹桥(即雨后彩虹,以此形容双拱石桥的形状,并霁虹命名桥名,颇具诗情画意)。人们认为桥头的小山堡与河中石堡为石桥所连,有延接龙脉之意,故又名接龙桥。接龙桥用青石条砌成,长80.45米,宽5.3米,有大小两拱,大拱跨度15米,小拱跨度10米。大拱桥面高出小拱桥面2米,两端均有石级上下,并建有石桥栏。拱中心的桥栏两侧,镌刻着“接龙桥”3个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红军在川鄂湘黔地区打土豪、分田地、济贫困,开辟革命根据地,人们盼红军、迎贺龙,又赋予此桥新含意,“接龙”即迎接贺龙之意。1935年6月23日,红二、六军团绕龙山县城构筑工事,将龙山县城团团围困。城内守敌3000余众,突围无望,负隅顽抗,日夜盼望救援。国民党调集重兵驻扎来凤堵击红军,在县城周围构筑碉堡。在接龙桥上也修筑了一个大碉堡,并将桥上刻的“接龙桥”,改刻为“截龙桥”,意为阻截贺龙领导的红军。1949年11月来凤解放后,“接龙桥”3个字恢复了本来面貌。1963年兴建来凤县城至百福司公路,接龙桥成为来百公路的第一座桥梁。此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将小拱的桥面与大拱填平,并补上钢筋混凝土桥栏,与原大拱桥桥栏相连,便于车辆通行。接龙桥虽然是座百多年的古老石拱桥,但是载重的等级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15级。在“文化大革命”中,贺龙蒙冤被打倒,“接龙桥”3个字又被凿掉。1974年贺龙被平反,“接龙桥”3个字又重新刻上。1984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来凤,亲笔题写“接龙桥”桥名。后来,桥上石碑刻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湖南桑植县人,是贺龙老部下,曾经担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六师政治委员)“继承先烈志,振兴湘鄂边”的题词。进入21世纪后,由于载重车辆日益增多,特别是武汉大道建成之后,改善了县城交通条件,为往返百福司方向车辆提供了新的通道,因此,有关方面采取措施限制载重车辆从接龙桥通行,以保护这一有着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老石拱桥。
解放初期,接龙桥地方属于城关和茅坝两个区管辖,后来合并为城关区。1958年,成立农村人民公社,名为接龙桥公社(因为辖区内接龙桥而得名)。1962年,恢复城关区,下设公社,接原土堡大队定名为接龙桥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时,名为城郊公社。1979年6月,将城郊公社更名为接龙桥公社。1993年,县委、县政府为增强翔凤镇综合经济实力,解决翔凤镇空间小、不利于经济发展矛盾,为来凤建市创造条件,经州政府同意,拟撤销接龙桥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翔凤镇。1993年12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接龙桥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翔凤镇。
2、高洞河——位于官塘1.9公里处,地处新峡河西岸,此地河中有一洞出口在东流司每逢小雨涨水,水就从洞中流出,洞很高,故名。原高洞乡(公社、区、乡),就是因高洞河而得名。
1975年8月,再次撤区并社时,将原旧司区红光、河东、勤俭、红旗、新华、富裕、新合、花坨、两河、林场大队划出,组成高洞公社,公社所在地在官塘。1984年6月,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政社公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经鄂西州政府同意,撤销人民公社体制,重新设区建乡,高洞公社改为高洞区。1996年7月,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开始撤区建乡工作,高洞区改为高洞乡。2001年3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来凤县撤销高洞乡,将原高洞乡行政区域划归旧司乡管辖。(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