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探索 > 正文

来凤县地名拾趣•地理篇

来源: 发布者: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12-11-06 访问量:329

【字体:  打印本页

地理篇,主要是分析介绍来凤县地名中,以突出地理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情况。

江河湖海,山峰岭梁,坪坝坡坎,洞穴盆地等等,都是地表的地貌而呈现出来的突出地理特征。来凤地处山区,虽然没有江湖海等地理特征,但是,其他许多地理特征表现比较明显,因此,来凤不少地名就体现了某地的突出地理特征。这些地名基本格式如下:××河、××溪、××沟、、××滩、××塘、××堰;××山、××岭、××峰、××梁、××坳、××湾、××堡;××坪、××坝、××台、××坡、××坎;××峡、××坨、××槽、××洞等。由于这类地名比较多,下面,就有代表性的地名摘要介绍。

【酉水河】蜿蜒于鄂、湘、渝、黔四省市边界,是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左岸一大支流。

据《汉书•地理志》载:“酉源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这里的记述表明,酉水河发源于宣恩县酉源山(现在为椿木营乡黄柏营),因此称为酉水河。源头呈洞、泉水及伏流状态。有2条源流,一条经马家湾,另一条经溪水坝,在锣鼓圈相汇,形成河道。在左岸支流小河汇入处沙道沟以上叫白水河,以下叫酉水河。由沙道沟以下经湖南龙山县马鞍山,再经宣恩县李家河两河口,汇入来凤县境。另一源流在鹤峰县西南,北起龙眼坪,南至分水岭,无明显河段,地表径流均由冲沟、山溪集于洼地盲谷潜入地下,出露于宣恩酉水源头的白水河,流域面积21平方千米,年径流量0.2~0.3亿立方米。

来凤境内大小河流29条,总长508.1千米,直接汇入酉水河的河流、溪沟19条,其余小河溪流汇入主要支流,形成树枝状水系。干流酉水河,自北而南纵贯东部边境。4条主要支流从西北向东南横贯县境,自北向南依次为老虎洞河、新峡河、老峡河、怯道河,形成梳齿状水系。

酉水河汇入来凤后,经佛潭、陡坎寺、龙嘴、鱼塘、塘口、卯洞、百福司镇、鸡笼滩进入重庆市老寨,再经酉酬、石堤至里耶进入湖南省并折向东流,在湖南沅陵注入沅水。流域面积18530平方千米,年产水量170亿立方米,河流全长477千米,天然落差927米。酉水河由宣恩、来凤两县交界两河口至百福司镇鸡笼滩(后改名为金龙滩,下同)全长111.6千米,鄂、湘界河由两河口至绿水乡施南坪长42.4千米,由施南坪至王家沟流经湖南省龙山县,流程16.5千米,由王家沟至鸡笼滩酉水河全部穿流于来凤县境,流程52.7千米。两河口高程460米,鸡笼滩高程335米,河道宽20~200米,平均坡降1.12‰。鸡笼滩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119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每秒137.5立方米。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酉水来凤水文站16.964亿立方米(53.8立方米/流域面积),年径流深1058.2毫米,年径流系数0.676;酉水纳吉滩水文站(卯洞水文站)35.96亿立方米(114.0立方米/流域面积),年径流深1076.4毫米,年径流系数0.675;酉水鸡笼滩站(推算资料)43.97亿立方米(139.4立方米/流域面积),年径流深1076.4毫米,年径流系数0.675。酉水流域地处武陵山区,属新构造运动上升区,其地势一般在海拔高程360~700米,切割深度150~350米,系一构造侵蚀低山地区,来凤盆地分布在海拔高程400~460米。酉水自北而南纵贯来凤东部边境,进入县境后,有较大支流汇入,地势逐渐开阔,佛潭至龙嘴,为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山间丘陵盆地,地势平坦,有耕地约8万亩。龙嘴至鱼塘为山丘台地,鱼塘以下至百福司为峡谷。酉水属山区性河流,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切,形成沟谷纵横、悬崖峭壁重叠山峦,河流蜿蜒曲折。流域内植被较好。酉水河水产资源丰富,盛产娃娃鱼、鲶鱼、鳜鱼、鲤鱼等。(据《来凤年鉴(2000~2007年合卷)》)

【卯洞】传说鲁班和弟子仙游路过来凤时,看见来凤仍是一片汪洋,当地人民深受水患之苦,顿生为来凤造福之念。于是,师徒二人分工,由鲁班修建佛潭,以保佑来凤人民幸福安康;弟子凿开飞龙山排水,以消除来凤人民水患之忧。待鲁班完成佛潭修建后去看弟子开山的进展时,却发现弟子在偷懒睡觉,飞龙山并没有开通。此时,鸡已叫三遍,天快亮了,于是鲁班灵机一动,拿起手中的拐棍在飞龙山上戳了一个洞(因是卯时,此洞故名卯洞).同时,鲁班脱下一只草鞋丢进佛潭水中,说道:要得卯洞开,需等铁船来。卯洞在酉水河流至百福司镇梅子坳村附近,位于县城西南40千米,距百福司集镇东3千米。洞宽58米,高36米,伏流215米,水流湍急,声震幽谷。洞口悬崖如削,壁立数百米。在百余米高处,犹有水洞,由下仰望,洞前似有栏杆,当地人称为“仙人洞”,洞内曾出土大量文物。

【大尖山】位于大河镇椿木坪东北2.2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东部属大河镇管辖,西部属咸丰县管辖,主峰海拔1621.3米,为来凤县境内第一高峰。因为山峰大而尖,故名。县境一般海拔680米,县城海拔458.25米,最高海拔大河镇天山坪大尖山1621.3米;最低海拔百福司镇鸡笼滩(后改名金龙滩),339.9米。(李明 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