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篇,主要是分析介绍来凤县地名中,以数字或者数量词命名地名的情况。
数字,是人类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产物,它反映了客观事物数量方面的规定性。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小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是大写。同时,它也表示数目的符号。如阿拉伯数字、苏州码子(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它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产生于中国的苏州。现在在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而仍然可见)。
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词;表示顺序的数词叫序数词。数词有: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九、二十、百、千、万、百万、千万、亿、兆等。
量词是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通常情况下,数词和量词联合使用,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数量词。
关于“半”,它有如下义项:1.二分之一。2.犹言中,中间。3.不完全。4.表示很少。笔者在此用第1个义项。“半”既然有二分之一的意思(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话,也就是0.5),那么,它也理所当然是数字。
来凤的先人们在称呼或者命名一些地名时,也与数字或数量词搭配,细细品味,确实别有风味。
1、以“半”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半边城】传说清朝时间准备在此筑城,但面积狭窄,按照建城规模只能筑半个城,故呼为半边城。
该片区位于原县城东部(现在已经为县城组成部分之一),面积约0.2平方公里,海拔482米。半边城南部半山腰处有一井(原名“凤泉”,约在20世纪80年代改称为“凤山泉”),水味甘凉,井中甘凉之水,昔为凤城百姓消暑的天然饮料。在电冰箱进入凤城百姓千家万户之前,每到夏季,到此井饮用和灌装凉水的人络绎不绝,天长日久,在凤城百姓中形成了“半边城喝凉水,先来后到”之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凤城百姓讲规矩、守秩序的良好民风。
县城规模经过不断扩展,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半边城片区已经成为来凤县城重要组成部分。在半边城片区上面和周边,曾经先后有以下单位在此办公:原县人民医院(后搬迁至凤中路东端,2011年与县民族医院合并组建为县中心医院)住院部;县委党校(1959年10月成立,1994年7月和2000年10月先后加挂县行政学校和县民族学校牌子);职业高级中学(1987年7月建校,1988年4月加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牌子);卫生职工中专学校(1988年6月在原县卫生进修学校基础上组建而成,2000年7月与县职业高级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局(1985年8月设立,1999年7月,其所属广播电台、电视转播台、有线广播电视台,合并组建为广播电视台,2002年3月实行局台合一,2006年10月,在渝鄂路中心地段建成广电大楼并入驻办公);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1976年10月设立,2001年12月与文化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并组建为文化体育局,简称文体局);特产局(1979年2月设立,1997年3月撤销并入农业局);老干部局;来凤宾馆(建于1990年,1994年4月开业,2003年10月改制为民营,2012年8月开工重建);劳动局(1989年8月设立,2001年12月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8月与人事局合并组建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并迁往公安局对面办公);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住建局,是在撤销原县建设局和房产局的基础上于2010年5月组建而成);来凤民族剧场(亦为县南剧团驻地);城市管理局(2010年1月设立);城乡规划局(2003年7月设立,为住建局二级单位);自来水厂(1975年建成,1986年3月更名为自来水公司,后迁往渝鄂路新办公楼办公);畜牧局等。
半边城著名建筑物主要有体育馆、革命烈士陵园等。体育馆位于半边城西北边,1977年为主办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篮球运动会而修建,馆内有长28米、宽16米的室内灯光比赛场地,有电子计分、计时设备,场周有可容纳3000余人的看台,当时是全省第一个县级体育馆。革命烈士陵园紧邻体育馆南面,1971年修建,并将1959年4月建在翔凤镇老虎洞村山坡上的革命烈士陵园迁入,经过几次扩建,占地面积10493平方米,陵园区分为凭吊区、墓区、游览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
【半沟河】位于漫水乡兴隆坳西北,距兴隆坳1公里,以沟为界,一侧为田,一侧为山,山林以松杉为主。从前此地田与河沟各占一半,故名。
【半边山】位于旧司乡新田沟。传说从前有一姓唐的在此占有半边山,故名。
【半边山】位于漫水乡东北2.5公里,面积0.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45米,为苏家坪和社里坝共辖,据说,此山在解放前由湖北省来凤和湖南省龙山各管一半,故名。
来凤以“半”字开头命名的地名还有:半山、半坡、半沟、半坡阳、半河厂等,且有一名异地或几地一名的现象(例如“半边山”等,后面对此现象不再逐一介绍和分析)。
2、以“一”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一碗水】位于三胡乡黄柏园村东北,以前有一泉,泉眼似碗,水量有限,但是终年不干,故名。
【一碗水】位于绿水镇上寨南面,有一泉,泉眼似碗,终年不干,故名。
【一把伞】位于旧司乡核桃湾西北1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98.7米,从前,山顶上有一棵岩杉,形似伞,故名。
3、以“二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二龙山】位于革勒车乡西北1公里,此地两个山头隔河对峙,形如二龙,故名。
【二虎坝】位于三胡乡胡家沟西南0.5公里处的小河边上。传说从前此地有两只老虎,被夫妻二人打死,男的因为受伤致死,为了纪念他,故名此地为二虎坝。
此外,还有:二台坪、二坪、二台子等。
4、以“三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三眼洞】位于旧司乡高洞官塘2.5公里,此地有3个洞口,故名三眼洞。
【三交界】位于三胡乡老鸦关东南2.1公里处,因为在来凤、咸丰、宣恩三县交界处,故名。
【三光坪】位于县城南边,原为翔凤镇土堡一个村,2003年,根据上级关于县城区和乡镇驻地设立社区要求,三光坪改为社区。传说这里有三兄弟都在外地做官,故名三官坪。因为“官”与“光”近音,后来讹传为“三光坪”。2010年左右,有关部门又将其恢复为三官坪。
此外,还有:三斗种、三天湾、三牛塘、三台坡、三尖山、三凼槽、三坝、三坝田、三角坡、三角庄、三角桩、三岔河、三房沟、三脚岩、三堡岭、三堡田、三道林、三道岭、三寨坪等。
5、以“四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四斗种】位于县城四斗种桥南边,以前这里有一丘大田,需要栽四斗种子的秧苗,故名。现在,随着县城规模扩大,需要栽四斗种子的大田不复存在,已经被后来修建的民族路和临街建筑所占据。
【四鸡沟】属于季节性河流,发源于三胡狮子桥西北3.6公里的土地坳(因为坳上有座土地庙,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汉族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故名土地坳),长2公里,宽5米。传说从前有一个人用4只大公鸡换得此沟,故名四鸡沟。
【四合水】位于大河镇老板沟,此处四道山水合流,故名。
此外,还有:四大丘、四方石、四方岩、四台坪等。
6、以“五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五马水】位于翔凤镇香花村,与三胡乡接壤。传说古时有一匹乌色马经常在此喝水,故名乌马水。因“乌”与“五”音近,后习惯叫为五马水。
【五台山】位于绿水镇上寨西南,与胡家坪林场接壤,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40.9米,出产木材、油桐。山上有五个小台地,故名。
【五石坡】位于大河镇西南3公里处,山坡上有五块孤石矗立,故名。
此外,还有:五道水、五谷庙、五里牌、五把刀、五家湾、五洞等。
7、以“六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六正】位于三胡乡胡家沟西南4公里处。它是由“楼房沟”和“正沟”首字而得名。当地群众习惯写“楼”为“六”,故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为六正大队,现在为六正村。“楼房沟”为六正村驻地,以前此处有座大楼房,故名楼房沟。“正沟”与“楼房沟”相连,西与革勒车乡为邻,因为此地在山沟的正中,故名。
8、以“七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七丘田】位于百福司镇荆竹堡2.9公里处。很早以前,这里只有七丘田,故名。
【七根树】位于革勒车乡西北7.3公里处,以前这里有一树蔸发了七根小苗,后来均长大成材,故名。
【七眼洞】位于革勒车乡东北一小河边,这里有七个小岩洞,故名。
9、以“八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八股庙】位于三胡乡黄柏园村,此地原有一庙,由八姓人家募资修建,故名。
【八河溪】位于百福司镇北面,传说从前有八个人结伙住在此地,人们便称此地为八伙计,后传为八河溪。
【八斗种】位于百福司镇安家堡村。从前有一户姓张的在此开荒种地,后来三兄弟分家,只有八斗种子,故名。
10、以“九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九龙盘】位于翔凤镇南面的来(县城)百(百福司)公路9公里处,此地有九条山梁,蜿蜒曲折,形如九龙盘山,故名。
【九股湾】位于大河镇,解放前,此地山湾为九户人家所有,故名。
【九窝蜂洞】位于三胡乡老鸦关0.8公里处,洞口直径5米,洞中有水,凉气袭人,洞中有九块石头,形似蜂窝,故名。
11、以“十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十家坡】位于三胡乡老鸦关西南1公里处,从前,只有十家人住在此坡上,故名。
【十八管】位于漫水乡洗车一山湾里,名字由来待考。
12、以“百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百家庄】位于翔凤镇龙洞河水库上游,据说,以前这里村大,有百户人家,故名。
【百兴木】位于革勒车乡文坪,此地树木丛生,种类繁多,故名。
【百步顶】位于三胡乡三堡岭,从公路而上,登百余步石级,始达此地,故名。
【百福司】位于县城西南39公里处,是百福司镇驻地。唐宋以后,封建王朝在土家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至清乾隆元年(1736)“改土归流”前,来凤境内有散毛、大旺、腊壁、东流、卯洞、漫水、百户七个土司,百福司原来设有“百户长官司”,故名“百户司”,因为“户”与“福”音近,且“福”有示吉祥之意,后来就把“百户司”改称为百福司。
13、以“万 ”字开头命名的地名
【万马槽】位于三胡乡范家沟,从前,这里有一股凉水,马群经常在此饮水,故名。
【万仙台】位于漫水乡兴隆坳村,此地地处高台,景色宜人,到此如入仙境,故名。
此外,还有:万家塘、万家坪、万家坡、万家堡。(李明 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