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在来凤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我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3+1”奋斗目标和“653”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认真践行“四个领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企稳向好,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计划53.5亿元,完成5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划12.02亿元,完成12.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5%,增长17%。
——旅游总收入。计划4.93亿元,完成5.2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7%,增长4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2.23亿元,完成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4%,增长29.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19.88亿元,完成19.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增长16.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计划23.48亿元,完成2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8%,增长27.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3.01亿元,完成3.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3%,增长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17830元,完成18218元,完成年计划的102.2%,增长12.4%。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计划6699元,完成5977元,完成年计划的89.2%,增长16%。
——城镇登记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0%以内,实际为3.9%,在计划控制目标内。
——城镇新增就业。计划3200人,完成3948人,完成年计划的123.4%。
——符合政策生育率。计划91%以上,完成92.5%,超出计划1.5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率。计划2.5%,完成2.5%,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计划分别为1.2%、0.0%,完成分别为1.2%、0.0%,均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5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26.1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23.2:28.6:48.2调整为21.9:29.3:48.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比2013年分别提升了0.7和0.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总量稳中向好。
新型工业快速发展。积极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效益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总数达到61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7%;全年建设重点工业项目25个,帅丰家居产业园、宝石花红木家具、水泥旋窑迁建等项目正加紧建设,翔奥电器、和为生物、腾升香料二期等1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三农”基础更加牢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6亿元,增长7.1%,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2.9万吨,新发展蔬菜、药材等特色基地11.5万亩,生猪出栏58.3万头,家禽出栏279.1万羽,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农业企业达1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8家。
“商旅文”融合发展。以“全国商旅文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华龙商贸城、黔龙建材城、同利星都汇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龙凤文化中心、龙凤体育中心、酉水明珠、世纪金源等项目并投入运营,实现仙佛寺景区、喳西泰水城、杨梅古寨、百福司旅游名镇“四开”目标,全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亿元,增长46%。
投资规模再上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亿元,增长29.3%;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162个,开工率达90%,累计完成投资56.3亿元,增长28.8%。讨橙公路改造升级、华龙城、黔龙1号、城峰国际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龙凤太子酒店、酉水雅苑、110KV黄茅坪变电站等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场消费平稳增长。城乡消费市场繁荣稳定,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8亿元,增长16.8%。其中:城镇市场零售总额15.93亿元,增长17.1%;农村市场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16.1%。批发零售业销售额3.79亿元,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3.08亿元,增长17.1%。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家。
城镇规划日益优化。修编后的《来凤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通过州人民政府批复,按照“一主(中心城区)、三副(百福司镇、大河镇、三胡乡)、三区(东部城镇集中区、西部生态农林区和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三带(南、北、西三个方向的发展带)、两环(串联西侧山区和中部山区的城镇及农村地区的两个发展环)”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来进行打造,“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乡镇集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提升了城区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湘鄂情大桥、武汉大道三期、四斗种大桥整修工程、武汉大道及老城区路灯改造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城区供水管网建设、城区供水第二水源及净化工程、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
城市管理逐步规范。以“三城同创”、“门前六包”、“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卫生,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文明。对菜市场内部进行清理、规范,对全县“两违”建设行为进行清理,制止“两违”建房124户,拆除“两违”建筑1.8万平方米,对车辆乱停乱放、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加强整治,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
乡镇建设稳步推进。突出特色提升集镇品位,重点打造百福司“湖北旅游名镇”、绿水“百亿产业重镇”、漫水“旅游风情小镇”、大河“鄂渝边贸中心镇”、三胡“古道杨梅风情园”,扎实推进乡镇集贸市场及客运站、集镇综合开发、示范小区、乡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恩来高速公路已全程贯通,打破了制约我县发展的交通瓶颈;黔张常铁路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建设,进入实质性开工阶段;咸来高速、来凤通用机场、页岩气开发、天山坪风能开发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资金争取效果明显。抢抓“两区”建设、“616”对口支援和武汉市对口帮扶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宏观调控稳增长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投向,超前谋划,全年共争取项目到位资金11亿元。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86亿元,增长12.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4亿元,增长25.0%。截止2014年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3.68亿元,比年初增加6.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9.08亿元,增加12.62亿元。
各项改革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入,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实。“营改增”试点扩大,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实现全覆盖。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三级投资联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提高为民服务效率。金融主体得到扩大,农村信用社成功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湖北银行来凤支行挂牌营业,新成立了海玉、合顺2家小额贷款公司。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户籍制度改革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区域合作彰显成效。龙凤新区、龙凤百亿产业园、龙凤商圈建设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湘鄂情大桥建成通车,将来凤龙山两县城融为一体,拉开了近50平方公里的龙凤城市框架。加强与湖南龙山跨省协作,被共同评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规划、金融、通讯、交通等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编制了《龙凤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龙凤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酉水河保护与利用规划》,在龙凤城市对接、酉水河保护、仙佛寺景区沿河两岸开发、龙凤示范区宣传等方面加强了协作。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坚持招商引资工作“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创新招商引资考核方式,由全民招商变为主要经济部门集中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亿元,增长27.4%,成功签约帅丰家具、承禹钢构、比度克护肤品产业总部建设、翔奥农业等63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328万美元,增长17%。
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加强对引用水源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评估调查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重点企业的排污监管,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城区污水收集、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序推进,7个乡镇垃圾焚烧厂已建成投入运行,危险废物实行在线申报,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增强了对污水、废水、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节能减排持续加强。完成污水处理厂管网扩建、安普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污水治理等8个减排项目建设,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2.5%,化学需氧量消减1.2%,氨氮消减1.2%,氮氧化物消减1.0%,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上年持平,均控制在省州下达指标范围之内,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推进,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5公顷。全年完成生态造林2.3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74万亩,创建生态文明村3个,土地治理2万亩,新建沼气池1200余口,特色民居改造1000户,中国传统村落达到10个,完成庆凤山公园、老虎洞景区总体规划。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48人,就业创业培训1365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8元,净增2009元。精准扶贫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成效显著,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5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977元,净增824元。
民生保障不断健全。全县“五险”参保9.42万人,征收保费1.26亿元,累计支付各项社保基金2.5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养老金发放率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8.2%。建成55个农村幸福院、3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纳入城乡低保33362人,实施大病救助6826人次。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挂牌成立,实现与华师大联合办学,新校区春季投入使用,龙凤科教示范园加快推进,龙凤思源实验学校、高平国际实验学校开工建设,“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等项目加快建设。龙凤医疗中心一期住院大楼投入使用,二期主体竣工,村卫生室新建30个,医疗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改善。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成功举办“一会一节”,来凤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欠发达是我县目前最大的实际,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面临增加经济总量和优化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我县经济总量偏小,三次产业均为较弱,且进行结构调整困难较大。二是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和内生动力不足的严峻形势。我国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新项目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仍将复杂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总体上将维持低增长态势,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的格局仍将维持,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主要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提质增效、经济升级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新的一年,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个主题,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3+1”奋斗目标和“653”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四个领先”,全力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依法治县,努力建设“法治来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美丽来凤”建设,扎实开展综合扶贫改革,推动农民收入倍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201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安排为: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为15%、18%。
——符合政策生育率、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州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实现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茶叶(藤茶)、特色蔬菜、油茶、中药材、畜牧等产业,新建基地6万亩,全年生猪出栏60万头,家禽养殖300万羽。强化产业品牌建设,围绕有机、绿色、富硒做足文章,重点打造“阿塔峡土鸡”、“富硒零号土猪”、“金祁藤茶”等品牌。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的扶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抓好精准扶贫,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倍增。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全年建成工业项目10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启动来凤县比度克护肤品产业总部建设、年产4万吨特色米面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确保水泥旋窑迁建、钢构加工、武陵山家具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风能、页岩气开发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加强工业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夯实园区工业发展基础。
加快“商旅文”融合。加快完善仙佛寺景区、喳西泰水城、百福司古镇、杨梅古寨等景区配套设施,实施好龙凤旅游综合接待中心、白岩山景区等项目建设,全年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7亿元,增长30%以上。加快推进龙凤建材城、龙凤汽配城、同利星都汇、金凤国际、凤凰传奇等商贸市场建设,启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深度融合。大力挖掘文化资源,在生态旅游产业中推出文化产品,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和。
强化城乡规划引导。通过规划引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完成百福司镇、大河镇、绿水镇、旧司镇的总规及控规的修制报批,启动三胡乡、革勒车镇、漫水乡全域规划和中心村规划,完成猴栗堡物流园修建性详细规划、酉水河流域城区段景观规划。推进产城融合,统筹好龙凤新区、龙凤科教示范园、龙凤百亿产业园规划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用地利用率和水平。
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区道路改造、城区供水第二水源及净化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进一步抓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推进新城区开发和利用,加快建设华龙城二期、黔龙1号、龙凤一级客运站等项目建设,启动华龙大酒店建设。围绕特色定位抓好乡集镇建设,继续实施“两个全覆盖”和“十个一”工程,进一步完善乡集镇功能。
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乡镇道路安保工程、通畅工程、农村道路危桥改造、整村推进村和老区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乡村道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项目。继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1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生态示范村,完成危房改造1000户,实现农村扶贫搬迁400户。
加强重点项目谋划。抢抓“两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县的产业发展方向,认真梳理“十二五”规划中未实施的重点项目,谋划一批能支撑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县“十三五”规划项目库,确保总投资过6000亿元。积极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州“十三五”规划项目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狠抓项目资金争取。积极研究发展“新常态”特点,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按照项目谋划要求,积极开展好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为向上争取项目做好准备工作。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动向,加大跟踪衔接力度,提高向上争取实效,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州支持范畴,全年计划争取项目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管理,对建设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及时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加快建设讨橙路改造、迎宾大道、同利星都汇等重点项目,启动灵新战备公路改造、S367猴栗堡-革勒车公路改扩建、武汉大道四期等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升土地、规划、资金等要素保障能力,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69个,年度调度投资93.1亿元。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为民办事效率。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教育各项改革,落实好高考改革相关工作。继续深化“营改增”、综合治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落实好省户籍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认真贯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相关工作,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做好区域合作文章。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龙凤示范区先行先试。大力推进行政管理、要素市场、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十个一体化”建设,加强与湖南龙山“十三五”规划编制对接,坚定不移地走协作共建、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建设路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完善对外开放平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维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龙凤百亿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发展硬环境,吸引客商前来考察、洽谈和投资,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结合全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谋划好一批带动力强、产业关联性高的推介项目,积极进行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措施,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减排项目,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监管。完善全社会节能工作机制,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快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绿色照明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对饮用水源监管和违法排污企业查处。加快城市绿色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和城市绿化面积。重点抓好中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让“山更清、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积极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努力化解就业创业困难,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抓好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确保新农保参保率稳定在9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新建保障房100套。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龙凤科教示范园建设,确保华师大来凤附中新校区春季入学,力争思源实验学校、高平国际实验学校秋季投入使用,实施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快龙凤医疗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级卫生室新建改造,继续落实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符合政策生育率控制在州定目标范围内。抢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机遇,推进文体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我县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