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代表风采 > 正文

【人大代表风采】彭昌茂:以产业兴村绘蓝图 用实干赋能践初心

来源:云上来凤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11-03 访问量:0

【字体:  打印本页

本网讯(通讯员 向秋予 王静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大履职,重在实干。在百福司镇洞塘坝村,州、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兼村党支部书记彭昌茂,7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以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活力,以环境整治提升人居品质,用实打实的举措为村民谋福祉,诠释着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

深秋时节,洞塘坝村花椒丰收季虽过,但花椒合作社深加工车间依旧忙碌。彭昌茂早早来到车间,查看成品花椒籽储存情况,与驻村干部、村民交流深加工工艺优化细节。从田间管护到深加工提质,从村民议事会到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他的脚步始终穿梭在乡村振兴关键环节,将履职初心融入日常工作每一处细节。

“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让乡村有产业、环境更宜居,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这是彭昌茂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的实干准则。2020年,刚到洞塘坝村的他发现,该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渠道狭窄。带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使命,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走访村民了解意愿,结合村里气候和土壤条件,将目光投向花椒种植。

“2018年,我们先后6次前往四川江津、重庆酉阳考察,发现‘九月青’花椒适合本地土壤、气候及海拔,最终成功引进这一新品种,并创新性提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种植模式,把分散农户凝聚成发展合力。”彭昌茂介绍。

在他的带动下,洞塘坝村花椒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格局,初期年产干花椒达500余斤,产值突破四万元,每年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次。明年将进入花椒丰产期。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彭昌茂又对接企业、争取政策,推动花椒油、花椒粉等附属产品研发生产,让“小花椒”变成“大产业”。

产业发展的同时,彭昌茂也时刻关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践行“清洁家园”理念。他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定时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召开村民小组会,用通俗语言讲解“清洁家园”重要性。“以前村里垃圾到处扔,夏天味道特别大。彭代表天天宣传,还组织我们搞卫生评比,现在大家都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洞塘坝村村民说。

为让“清洁家园”理念落地生根,彭昌茂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新建 6 个垃圾收集点,配备专职保洁员,建立常态化环境卫生整治机制。如今的洞塘坝村,村容整洁、庭院美观,村民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当选人大代表那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初心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无论是发展花椒产业还是整治人居环境,我都先站在村民的角度想问题,他们盼增收我就抓产业,他们怨环境差我就搞整治,代表就是要替群众发声、为群众办事。”彭昌茂坦言。

谈及未来履职打算,彭昌茂有着清晰规划:“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深耕花椒产业,一方面引进更先进的深加工设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让咱们的花椒产品走得更远;另一方面,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争取资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持续加强政策宣传,收集更多村民意见建议,当好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