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篇,主要是分析介绍来凤县地名中,以动物名称命名地名的情况。
来凤县气候温暖湿润,溪河纵横交错,森林密布,有利于野生动物生长繁殖,动物种类繁多。据1999年林业部门调查,全县有野生动物资源130种,其中兽纲36种,鸟纲30种,两栖纲11种,爬行纲11种,昆虫纲及其它42种。因此,来凤县许多地名用动物名称来命名。
动物篇中,以动物名称命名的地名,有的地名与动物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地名则是运用比喻或者象形来命名,这就意味着有的动物(如:龙、凤等)不一定在生长繁殖过。
1、与“牛”字有关的地名
【牛儿坪】位于翔凤镇红花,距绿水镇茅坝4.5公里,此地以前梨树多,原名梨树坪。后来人们习惯在此放牛,故名牛儿坪。
【牛场坪】位于百福司镇安抚司北2公里,以前这里是放牛的场所,故名。
【牛栏坪】位于大河镇独石塘东北700米,以前在这里设有牛栏放牛,故名。
【杀牛沟】位于漫水乡桶子西南0.6公里,解放前,土匪经常抢牛在此沟内杀,故名。
此外,与“牛”字有关的地名还有:牛场、牛场沟、牛栏口、牛栏沟、牛路沟等。
2、与“马”字有关的地名
【马路井】位于大河镇两河口东北1公里,以前骡马路过此地,常在路边一井中饮水,故名。
【马鹿井】位于大河镇半沟东南0.8公里,此地有一井,传说以前有野马野鹿常在此饮水,故名。
【马鞍山】位于三胡乡范家沟桐麻堡东北1.7公里,此地地处山坳,形似马鞍,故名。
此外,与“马”字有关的地名还有:马鬃岭、马道梁、马道子、马鹿湾等。
3、与“羊”字有关的地名
【白羊坡】位于翔凤镇境内、县城东面,此地为一缓坡,以前属于姓覃的所有,后来一客家来此,要种这块地,给覃家送了一只白羊故名。
【山羊井】位于大河镇麻栗堡东南2.1公里,此地有一井,传说以前有山羊常在此饮水,故名。
【山羊溪】位于大河镇老板沟,从前这里野山羊多,故名。
4、与“猪”字有关的地名
【猪圈门】位于三胡乡苗寨沟地门庙东南1.7公里,此地地处深山峡谷中,形似猪圈,故名。
【猪圈孔沟】位于漫水乡三坝境内,面积0.3平方公里,此沟较狭窄,出口如猪圈洞孔,故名。
【野猪池】位于绿水镇小坳东南1.4公里,此地有一池塘,以前有野猪常在此饮水,故名。
【野猪凼】位于大河镇冷水溪吴家院子西南2公里,此地为一窝凼,以前野猪多,故名。
5、与“龙”字有关的地名
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具体是哪九种动物有争议。目前公认龙的起源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的标志。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古人对它有种种解释。有说螣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u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en甚]的腹,鱼的鳞,虎的脚掌,鹰的爪子。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
来凤也有一些地名与“龙”字有关。
【龙王口】位于翔凤镇新峡田坝西南1.6公里,此地以前有一座龙王庙,地处山口,故名。
【龙嘴】位于绿水镇上寨东北7公里,峡长1.75公里,宽10米,酉水河由此流过。此峡为湖北来凤与湖南龙山的天然分界线。峡口形似龙嘴,故名。
【龙潭坝】位于百福司镇安抚司东北4.5公里,此地为一河坝,附近河中有两深潭,称为龙潭,故名。
此外,与“龙”字有关的地名还有:龙洞、龙洞河、二龙山、龙洞湾、垭龙湾、龙潭坪、龙潭溪、接龙桥等。
6、与“凤”字有关的地名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常用来像征祥瑞。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其种类繁多,因种类的不同其象征也不同。传说中共有五类,分别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鸾、黄色的鹓鶵(yuān chú)、白色的鸿鹄和紫色的鸑鷟(yuè zhuó)。 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据现存文献推断:凤鸣如箫笙,音如钟鼓。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雌雄和鸣曰锵锵。凤为雄,凰为雌。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
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的类似造型。凤也代表阴,尽管凤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将其看作阴性。“凤”、“凰”常见于女性的名字当中。宋朝就常使用龙凤旗,还使用龙凤作为吉祥标记,使用在物品上,比如龙凤团茶。
凤凰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为鸟中之王(尽管她是虚构的),有“百鸟朝凤”之说。
按阴阳五行之说,凤色赤,五行属火,是南方七宿朱雀之象。另也为中国民间指的四灵之一(《礼运》,龙、凤凰、麒麟、玄武)。
而凤凰亦有“爱情”、“夫妻”的意思;语本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其羽。”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凤凰于飞,潘杨之好,斯为睦矣”。
“凤”则同“风”相通,可理解为“风神”。“凰”,古音与光相通,有研究者认为是一种与光有关的鸟,即太阳鸟。
古人历来将凤凰视为一鸟,于是凤亦由风神转换为火神。《初学记》卷三十引纬书《孔演图》说:“凤,火精”。又《鹖冠子•度万第八》:“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
来凤也有一些地名与“凤”字有关。
【翔凤山】位于翔凤镇酉水河边,根据《来凤县志》(同治版)记载:“翔凤山,县东3里,山形耸拔如凤舒翼,故名。又名近凤山。”笔者认为,据此,衍生出3个地名:庆凤山、来凤县、翔凤镇。
【来凤县】来凤以翔凤山上飞来凤凰的美丽传说而得名。根据笔者考证,传说有二:一是《来凤县志《来凤县志•同治版•卷之三十二杂缀志•祥眚》记载:“雍正年,凤鸣于半边城。半边城在城东半里,即翔凤山也。土司时,相传有凤集于此,邑后因之得名。”二是清乾隆元年(1736),正值乾隆皇帝登基之日,在散毛司辖地半边城(翔凤山)上出现“凤凰翔集,声鸣九天”现象,时奉湖南永顺宣慰司经历、檄委协理恩施县事的于执中正在这里,当时他寻奉弹压散毛各司,改设各县,即改土归流(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他当即上书乾隆,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以为新君登基,有凤来仪,表明皇恩浩荡,化及“蛮夷”,于是御赐当时散毛、大旺、东流、腊壁、卯洞、漫水、百户七土司所居住之地为“来凤”。上述两种说法应该只是浪漫主义的“美丽的传说”,是附会之说。理由是,第一,两种说法在时间上不一致,前一说法的时间为“雍正年(土司时),后一说法的时间为“乾隆元年(1736)”;如果是发生在雍正年的事情,乾隆丙子年(1756年)编修的《来凤县志•乾隆版》应该有所记载,但是在《来凤县志•乾隆版》中一字未提;因此可以断定《来凤县志•同治版》关于有相关记载,记载的只是传说,而不是史实。第二,所谓传说,它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它是辗转述说,也可说是流传,不能够确定;它是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事的叙述;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纪录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此即为传说的由来。因此传说通常不可靠,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遥远过去。第三,凤凰为传说中神鸟,既然为神鸟,那么,在现实中肯定是难觅其踪、难见其形、难闻其声的,因此,“凤凰翔集,声鸣九天”,或者是地方官员为讨好皇帝而上报的所谓祥瑞,或者是将半边城(翔凤山)上栖息于枫香树上的白鹭、青装鸟(又名苍鹭)的鸣叫之声,误为“凤凰”之声而误报。笔者认为,来凤县县名的由来,应该与翔凤山有关,正因为翔凤山的“山形耸拔如凤舒翼”(《来凤县志•同治版》),故此山得名为“翔凤”;正因为翔凤山位于当时大集市的附近,故乾隆元年(1736)在原散毛等七土司统治的区域设立县治时,将此区域命名为来凤县(是否以翔凤山为据,而又升华寄托为“有凤来仪”的吉祥?),也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第四,来凤县县名的由来,虽然一时难以查清史源,虽然源于说法不一的传说,但是她攀龙附凤(笔者用其褒义,至少在此为中性),得以用传说中神鸟“凤凰”来命名,也可以说是幸事一件。特别是在举国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在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美誉度方面,“传说”给来凤和来凤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推介,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从业者们,留下了更多更广的创意空间。
【庆凤山】即近凤山(因为翔凤山“山形耸拔如凤舒翼”,这里的记述从修辞角度讲用的是比喻,从命名的规律来看用的是象形,因此将翔凤山又叫做近凤山也别无不妥,同时“近”在此有差别小、差不多和相近、近似的意思,“近”与“庆”在口语中音近,将近凤山误叫做庆凤山也就情有可原)、翔凤山。
【翔凤镇】位于来凤县东北部,地处酉水河和老虎洞河(又名蓝河)的交汇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名城关镇,1981年9月,以其地处翔凤山,故更名为“翔凤镇”。 乾隆元年(1736)设立来凤县时,县城即设与此。
【凤形】位于革勒车乡北5.1公里处,有一岩石形似凤凰,故名。
【龙凤坝】位于酉水河东岸,距漫水乡桶子1.3公里,此地有两坐小山,一座似龙,一座如凤,中间一平坝,故名。
7、与“老虎”有关的地名
【老虎洞】位于县城西面0.5公里的老虎洞河畔,原来此处为一峡谷,窄处仅10余米,两旁悬崖壁立,高耸千尺。石缝多生古柏,千姿百态;倒垂古藤,粗大如臂。远远望去,如伏虎欲纵,故昔人称之为伏虎洞(后因读音别扭,改叫老虎洞)。洞口高10余米,宽15米,深50余米,常有水从中流出,色绿而凉。洞口凉风习习,风大时能呼呼作响,伴以流水之声,如虎咆龙吟。昔人誉之为“伏虎嘶风”(为来凤古十五景之一,其他十四景为:客寨霁虹、龙津鱼火、峡关传情、石门穿月、二水拖篮、三山叠翠、九龙灵湫、蕉溪夜雨、桐圃朝烟、古洞回龙、佛潭印月、仙洞流云、石门积雪、文笔凌霄)。每至夏日,来此避暑、游泳者,络绎不绝。1957年,在老虎洞口拦河筑坝,修起了一座水电站,当时装机容量80千瓦,又修了引水渠道10余公里,灌溉良田上千亩。
【老虎坡】位于县城西面1.5公里,因为处在老虎洞上面的山坡之上,故名。
【夜虎沟】是一季节性河流,发源于革勒车乡天上坪和宋家梁一带,全长8公里,宽5米。传说从前沟里藏有一只老虎,夜间出来伤人,故名。
【茶时到虎】位于革勒车乡西北,在金光水库西岸200米处。传说古时某年正月的一天,村民吃过饭,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突然跑来一只老虎,村民吓得关门闭户,故名茶时到虎。
【坐路虎】位于革勒车乡镇坪,传说从前有只虎在此伤害人畜,后来有一武士路过此地,将虎打死,人们就将此地叫做坐路虎。
8、与“狮子”有关的地名
【狮子坨】位于革勒车乡西3.8公里,从前有人在此附近田里挖出一个石狮子,故名。
【狮子坪】位于大河镇麻栗堡东南1.2公里,此地地势平坦,附近有一山堡,形如狮子,故名。
【狮子梁】位于大河镇楠木坪东北1.2公里,此地有一山峰形状如狮子,故名。
【狮子堡】位于革勒车乡板栗坪东南1.3公里处,此地附近有一山堡,形如坐狮,故名。
与“狮子”字有关的地名,还有:狮子桥、狮子颈等。
9、与“猫”有关的地名
【猫儿滩】位于旧司乡新街0.8公里,地处纺车溪与老峡河会合处。清朝土司制度时,有一土司官到此解决土地纠纷,曾在河滩上当众杀了一只猫,意为不听命者如此猫,故名。
【猫儿寨】位于旧司乡官塘东南5公里,从前此地建过寨子,寨子里的人喜欢养猫,故名。
【猫猫洞】位于革勒车乡东北3.4公里,地处半山腰,形状如猫,故名。
【野猫洞】位于大河镇西南1.2公里,此地有一山洞,从前常有野猫栖息,故名。
与“猫”字有关的地名,还有:猫儿溪、猫儿头、猫猫尖、猫猫沟等。
10、与“鱼”有关的地名
【红鱼泉】位于旧司乡官塘西南2.3公里,在新峡河西岸,从前此地河边有一泉,常有红鱼随泉水流出,故名。
【河鲤湾】位于旧司乡官塘西北,在新峡河南岸,地处山湾,从前附近河中鲤鱼多,故名。
【鲤鱼壕】位于翔凤镇活水新农村西南2公里,地处酉水河转弯处,南与湖南龙山隔河相望,此地有一沟壕,以前沟壕里鲤鱼多,故名。
【鲤鱼塘】位于百福司镇安抚司东北1.6公里,地处一溪转弯处西侧,从前附近河中深潭里鲤鱼多,故名。
【瞎鱼洞】位于大河镇油坊角东南2公里,此地有一山洞和一水塘山洞有水流入塘内,后来山洞突然断水,塘水渐少,有人到塘内捉到一条无目鱼,故名。
【鱼栏溪】位于位于漫水乡赵家坡东南1公里,此地附近有一小溪,人们常设鱼栏捕鱼,故名。
与“鱼”有关的地名,还有:鱼泉洞、鱼塘坪、鱼塘坨、鱼鳞堡等。
11、地名中有动物名称的地名
【老鹰】位于百福司镇东南4.2公里处,此地以前有根古树上老鹰多,故名。
【老鸦窝】位于大河镇大坟山干河东北2.3公里,此地山高树大,以前常有老鸦在树上筑窝,故名。
【鹞子岩】位于翔凤镇活水,距新农村2公里,地处酉水河转弯处,与湖南龙山隔河相望,此地有一岩石,以前常有鹞子栖息,故名。
【觅鸭溪】位于旧司乡新峡河南岸,新峡河中有一水洞,传说有两只鸭子钻入洞中,寻而不见,故名。
【猴子洞】位于革勒车乡西北6.6公里,从前洞内常有猴子出入,故名。
【鸡公洞】位于革勒车乡西南3.3公里,传说从前有一只鸡公钻入洞中,未出,但是叫声可闻,故名。
【鸡笼滩】位于百福司镇之南,正当酉水河转弯处,面积1平方公里,此地河中有一急滩,两岸山形如鸡笼,故名。此地为来凤县最低处,海拔339.9米。后改名为金龙滩。2004年6月,编制《金龙滩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距百福司集镇下游7.5千米(公路里程22千米)。属来凤县在酉水河流域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其上游分别为塘口电站、纳吉滩电站。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枢纽工程规模为3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枢纽工程坝址位于酉水河大金龙滩与小金龙滩范围之间。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全长164.2米,其中:河床式厂房坝段位于河床左岸,长55.02米,最大坝高43米;溢流坝段位于河床右岸,长72.04米,最大坝高27.1米;非溢流坝段长8.36米。金龙滩水库设计洪水位353.3米,正常蓄水位344.5米,总库容3230万立方米。电站装机(3×9万千瓦),总容量27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8293万千瓦时。金龙滩水电站静态投资16620.69万元,总投资17541.02万元。金龙滩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由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金浪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宜昌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承担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单位为葛洲坝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底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2007年10月开始机电安装,2008年6月5日1号、2号机组及配套工程开始施工,2008年10月变电站完成。金龙滩至纳吉滩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于2008年11月8~9日通过恩施州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线路验收;2008年12月6~7日通过恩施州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输变电设备质检验收;2009年9月25~26日进行金龙滩水电站1号、2号机组启动验收,9月25日1号机组并网试运行,28日结束72小时试运行,试运行电量31.6万千瓦时;10月21日2号机组并网试运行,10月24日结束试运行,试运行电量14.6万千瓦时。截止2009年12月底金龙滩电站发电403.20万千瓦时,实现收入914749.23元,缴纳增值税155507.37元。
【天鹅堡】位于旧司乡黑洞塘东北0.8公里,附近有一山堡,形如天鹅,故名。
【蛇岭沟】位于绿水镇小坳东北4公里的贵家岩口东面山岭上,是季节性河流,全长2公里,宽5米,从前沟内两边山岭上多蛇,故名。
【犀牛塘】位于漫水乡,距上鱼塘1.6公里,地处小溪与酉水河交汇处,东与湖南龙山毗邻,传说从前有犀牛在附近塘中戏水,故名。
【蛤蟆湾】位于大河镇漫水塘杨家坳西南1.2公里,西与重庆酉阳相邻,此地山湾以前蛤蟆多,故名。
【蚌壳湾】位于漫水乡苏家坪东北1公里,此山沟从前生长一种小河蚌,故名。
【岩蜂窝】位于翔凤镇老茶口北2公里处,此地一岩壁上有黄蜂窝,故名。
【蚂蟥口】位于翔凤镇沙坨小河坪东南1.3公里,东与湖南龙山毗邻,地处一小溪入口处,田中蚂蟥多,故名。
【燕巴虎】位于百福司镇东南3.5公里,从前此地是豺狼虎豹出没之地,传说有一次,一只燕子落在虎背上,人们认为燕子虽小但是胆子大,故名。
【豹子沟】位于革勒车乡,是季节性河流,全长4公里,宽5米,发源于黑山,从前此地豹子多,故名,同时又为村名。
【螺蛳塘】位于旧司乡西南4.1公里,附近一座山,形如螺蛳,山下有一大塘,故名。(李明 编撰)